《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发布

《条例》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共七章五十七条,重点对能源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消费等领域的绿色转型作了规范。同时,还明确了基本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为上海市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近年来,上海以低能耗低排放支撑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以来,上海以年均1.2%的能源消费增速实现了年均6.7%的经济增长,单位GDP碳排放累计降幅超过50%。截至目前,中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近4.2亿吨。

与此同时,上海先后出台了《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领域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做法。

上海作为一座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具有经济、产业、人口规模大,空间、资源、环境容量小等特点。

《条例》明确上海实行能耗、用地、用水双控管理制度,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同时,上海在能耗、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实行重点单位管理制度,明确重点单位应当依法开展监测计量、节能减排改造等工作,支持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展环境、社会和治理可持续发展实践。

在能源绿色安全转型方面,《条例》提出上海要优化能源结构,推行化石能源绿色低碳替代,促进太阳能、风电、氢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方式的发展。

根据《条例》,上海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根据城市电网的负荷平衡需求,有需调节用电负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完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支持分布式发电主体按照规定与同一配电网区域的电力用户就近交易。

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方面,《条例》分别就工业、循环经济、建筑、交通等具体领域提出要求。其中,在工业领域,上海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鼓励企业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支持航空发动机、新能源组件、船舶机械、汽车零部件等设备产品的高端智能再制造。

在个人生活方式方面,《条例》鼓励绿色消费与出行,支持消费者优先购买、使用绿色低碳产品,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条例》还指出上海将培育和拓展线上线下二手商品交易渠道,推动二手商品交易规范有序发展。

《条例》明确,上海将加大对绿色转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等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支持在沪金融基础设施机构、金融机构等发展绿色信贷、债券、保险、票据、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