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循环经济法案启动公众咨询

2025年8月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启动《循环经济法案》(Circular Economy Act)公众咨询与证据征集程序,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6日。该法案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出台。标志着欧盟在构建统一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欧盟委员会强调,此次法案将有助于增强欧盟在经济安全、战略韧性与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基础,并支持其脱碳与绿色转型战略目标。其核心愿景是:到2030年实现欧盟材料循环率翻倍,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二次原材料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立法并非孤立行动,而是欧盟整体绿色战略的关键一环。法案将与《单一市场战略》、《钢铁和金属行动计划》、《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包装和包装废物法规》以及《关键原材料法案》等多项政策协同推进。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政策组合拳"。

《循环经济法案》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系统性设计,不再局限于零散的环保要求,而是从市场机制和产业链重构的角度出发,打造完整的循环经济生态系统。法案围绕两大核心支柱展开。

支柱一:电子废弃物革命——挖掘"城市矿山"价值电子废弃物已成为欧盟增长最快的废物流,年增长率高达2%,但目前的回收率却不足40%,法案将电子废弃物列为首要治理对象,计划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关键措施包括:全面升级回收体系:建立覆盖全欧盟的标准化电子废弃物收集网络,确保90%以上的废弃电子产品进入正规回收渠道。关键原材料回收强制令:对含有稀土、锂、镍等战略性原材料的电子产品,实施最低回收含量要求,迫使制造商使用再生材料。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改革:将现行分散的各国EPR制度统一化、数字化,建立"一站式"注册和报告平台。回收技术突破计划:欧盟将投入专项资金支持稀有金属高效分离技术的研发,解决当前回收工艺中的技术瓶颈。

支柱二:打造真正的二次原材料单一市场欧盟内部市场目前存在严重的碎片化问题,各国对"废物"和"二次原材料"的认定标准不一,法案将通过以下创新机制打破这一僵局:市场构建三大突破:"废转非废"标准革命:建立全欧盟统一的"end-of-waste"(废物终结)判定标准,消除成员国间的监管差异。这意味着符合标准的产品将获得"欧盟循环认证",在27国自由流通。数字产品护照(DPP)强制实施:从2026年起,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需配备数字护照,详细记录材料成分、回收含量、碳足迹等关键信息。这一措施将彻底改变产品的可追溯性。公共采购杠杆效应:法案规定政府部门采购的产品中再生材料占比不得低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