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如何快速进入全球采购系统
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或服务,这就是全球采购。近年,中国的供应市场迅速与全球经济接轨,中国供应商成为采购浪潮中的受益者;但在受益的同时也面临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风险。充分理解全球化采购的影响并积极制定有效的应对战略方能把握机遇。

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或服务,这就是全球采购。近年,中国的供应市场迅速与全球经济接轨,中国供应商成为采购浪潮中的受益者;但在受益的同时也面临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风险。充分理解全球化采购的影响并积极制定有效的应对战略方能把握机遇。

    中国企业若要顺利进入全球采购系统,首先需要了解现全球采购的现状及特点——如今,集中采购趋势非常明显,很多国际采购商设法提高采购批量,以充分发挥其谈判价格优势;将供应商进行整合,以获得成本优势。同时,随着在中国采购量的大幅增长,这些大型跨国采购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国际采购中心,跨越中间商直接进行采购。随着中国作为“全球工厂”地位的巩固,所有中国制造商若想顺利迈入全球采购系统,不论规模大小都必须快速对这些采购新趋势做出反应。

首先,供应商必须不断改进,理解国际买家的想法,进入其供应商系统。通过对比与其它供应资源在价格和质量上的差别来预测采购如何集中。接下来,如果国际买家提出要求,供应商则需准备投资扩大和升级产能以支持独家采购,也可以与买家共同投资。面临买家要求持续改进工作的压力时,也许由于缺少设计资源、设备、信息系统、员工技能或培训能力等原因很难满足供应商所做的要求,许多供应商不愿配合。然而,别忘了,主要供应商通常拥有大量能为其所用的资源。买家在进行供应商开发项目时,供应商如能积极参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除了正式项目之外,许多买家还能临时增派资源支持供应商的改进工作,派出维护工程师、采购、物流和质量人员到供应商那里,对供应商的合理要求给予阶段性的支持。这些都对供应商未来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第二,价格、质量、交货与服务四个方面是买家考量供应商的主要指标。此外,还要考核这个供应商所在地的环境,即我们常说的跨国采购的四个基本要素,即价值流、服务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值得一提的是,跨国企业往往对根据供应商信息调查表筛选出的潜在供应商进行实地走访,既核实供应商在信息调查表中提供的信息,也对供应商的软硬件设施实地考察。这时,国内的制造企业往往非常注重介绍公司的厂房、生产和检测设备等硬件设施,而跨国企业也非常关注软件,如企业文化、管理流程、质量保证体系等,所以要把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充分展示。

    第三,国际采购中需要应用多方面的规则,如物流、市场、产品评估、国际分配、谈判协商、语言技巧、国际环境的文化意识、产品说明的技巧、供应商审计、设计、标准、买方、卖方或第三方货币的财务结算、《 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 UCP 500 中规定的贸易术语、进口规则和规范、国际贸易法律环境,以及与财务、承运人、保险和关税相关的法规。在国际采购产品 / 服务的议价过程中,包括工厂交货的价格、运输、保险、进口税、银行费用、包装、代理商佣金、反货币波动的套利价格,都需要技巧。总之,国际供应链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战略决策,也需要精心策划。同时,还要了解国际采购通用规则并参透跨国公司的采购程序与要求,包括全世界公认采购法则《联合国采购示范法》、《WTO政府采购协议》、《欧盟采购指令》、《世界银行采购指南》。

    另外,企业做好自身的修炼。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综合素质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柔性。“时间”指的是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但要实现这五点,主要靠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想要成为有竞争力的供应商,需要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企业决策流程,提高决策速度,并增强跨部门组织实施大型项目的能力。对大型的采购项目的投标,最好是采用跨部门的项目小组的模式,有时也可以成立临时的“作战指挥室”,综合利用所有相关部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