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一)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1、绿色工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建设和生产,积极开展绿色提升改造,创建一批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打造一批国家级示范。2、绿色产品。以面向市场化的终端消费品为主要对象,开发全生命周期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品质高的产品。3、绿色园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引导园区内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4、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在行业龙头企业或供应链环节关键企业中,加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回收和报废处理的全过程管理,带动上下游供应链整体绿色发展。5、绿色企业。在汽车、医药、化工等领域打造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龙头领军作用,主动履行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制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所有工厂都应用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企业集团。

(二)绿色设计试点示范

1、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树立绿色设计理念,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重点在塑料、包装、电气电子、机械装备、汽车及配件、再制造等行业开展绿色设计试点,形成10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2、加快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人体健康影响等要素的生态影响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企业绿色材料库、设备资源库、绿色工艺库等建设,提升企业绿色设计应用转化能力。

3、加强绿色设计工具开发和使用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估和认证,发布产品碳足迹声明,开展产品减碳工作,支持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三)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

1、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指导,按照绿色化、循环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思路建设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2、示范区内新建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新建重点用能企业按照绿色工厂四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

3、示范区现有区级重点用能企业全部按照绿色工厂标准进行绿色化提升改造。

(四)“3+6”产业绿色创建

1、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绿色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研发力量,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打造10家国内标杆绿色工厂。

2、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高端产业,加强企业自身绿色改造提升,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信息共享,形成10条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供应链。

3、推进数字赋能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围绕企业能源利用、资源节约、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等,加强数字赋能数据分析,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五)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1、针对本市特色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园区(工业转型创意园区)、园中园(企中园)等,制订绿色园区评价标准。

2、结合本市产业特点,综合国家发布的绿色产品标准、行业发布的绿色产品标准,制订市级绿色产品标准,发布市级绿色产品目录。

3、结合本市总部经济突出、企业管理职能剥离等特点,针对生产性服务、供应链管理、集团化管理企业,制订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体系。

(六)绿色金融创新

1、创新多元化绿色信贷产品,加强产业绿贷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四星级绿色企业精准对接银行,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2、制定绿色项目评估认定方法,筛选出具有“绿色属性”的项目,发布绿色项目目录,开展项目路演,加强资本与绿色项目的对接。

(七)绿色制造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1、评价机构能力建设。以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为核心,以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主体,培育20家绿色评价服务机构,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8家。

2、服务平台建设。依托行业协会、绿色制造联盟打造一个集标准研究、评价咨询、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等服务内容一体化的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平台。

3、专业人才建设。依托高校、节能环保高技能人才基地,开发绿色制造培训课程,切实提升绿色制造人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