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奖新变化

1、参评组织范围变化,由第四届中国质量奖的9类组织变为7类组织,将医疗机构与一线班组申报合并,非盈利性组织不再单列,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

2、参评条件更注重高质量发展,提出一个总体要求和五个具体要求,更加突出了质量变革创新实效。

3、指标项依据参评组织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了合并、删减和增加,更有利于参评组织如实填报,如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行业生产经营组织申报表指标项由120项变更为108项,中小企业申报表进一步减少为88项。

4、申报表中增加了“质量数字化”管理相关内容,如质量管理大数据(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质量形成过程显性化、可视化;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情况;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追溯情况等。

5、在经营模式中增加了“敏捷性”管理,如: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创新实施哪些灵活弹性的敏捷管理方式。

6、在品牌建设部分增加了较多操作性内容,如组织的主品牌定位要求简述主品牌定位理由;组织的品牌架构策略要求说明选择上述品牌架构策略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效果;要求基于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运营的做法;要求对品牌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改进品牌发展策略,并举例给出复购率、净推荐值、客户稳定性、大客户订单增加等指标。

7、在社会责任中增加了碳排放监测与评估措施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组织践行双碳战略。

8、进一步理顺管理创新与质量工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了“针对具体质量问题,创新了哪些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就是要简述工具方法创新,并在申报表“七、质量工艺方法创新及成效”中详述。

9、进一步理顺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有哪些创新与质量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简述制度模式创新,并在申报表“八、组织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方法总结”中详述。

10、更加注重说明部分与指标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用数据、典型案例阐述,突出典型做法和特色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