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绿色工厂评价通则》(2025版征求意见稿)相较于旧版(2018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和调整:
评价框架与理念
“五化”内涵调整:
2018版:采用“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征求意见稿:调整为“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集约化”。其中,“原料无害化”和“废物资源化”被整合为“资源高效化”,新增“产品绿色化”维度,更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引入双评价维度:
2018版:基础要求和绩效指标混合,未严格区分。征求意见稿:明确分为“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基本要求是参评的“入门门槛”,企业必须满足后才能进入后续评价。
强调“三个能力”建设:
2018版:对碳管理、供应链、信息披露等方面要求相对分散或为建议项。征求意见稿:新增碳管理能力、供应链绿色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与持续改进能力作为强制性要求。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结构调整:
2018版:指标体系较为综合,未明确区分一级和二级指标。征求意见稿:采用“五化”一级指标,下设24项二级指标,并按“引领值(行业前5%)”和“基准值(行业平均)”分级评分。
新增和强化的指标:
新增“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指标,强化对能源总量与结构的管控。要求再生材料使用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5%、90%以上,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调产品绿色化,要求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新增要求
工厂不应使用或生产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近三年新增投入使用的通用设备应达到适用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2级及以上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工厂应采用 GB/T 32150、GB/T 32151(所有部分)或适用标准规范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和报告(删除了原标准中“核查”要求)。披露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信息。
评价方法
评分方法升级:2018版:评分方法相对简单。征求意见稿:引入“基准值 vs 引领值”评分机制,采用百分制,达到引领值得满分,低于基准值得0分,介于两者之间按比例得分。
数据核算规范化:2018版:对数据核算的要求相对宽松。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指标计算,如能耗限额标准、用水定额标准等。
标准衔接
2018版:GB/T 24067(碳足迹)、GB/T 33761-2024(绿色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征求意见稿: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GB/T 50878(绿色工业建筑)等,简化标准体系。
专业服务 臻于佳境 |企业增效 共同成长 | 咨询电话:400-833-3910
www.shzhiji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致佳咨询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604号 沪ICP备190401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