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证的使用现状

2024年,全国绿证成交量冲到4.46亿个,比2023年翻了不止三倍。今年前六个月更猛,已经成交3.49亿个,差不多是去年总量的80%。制造业公司是主力买家,占了总交易的约70%,说明工业出口企业真的在行动。

欧盟CBAM的推动,加上一些国际大客户的要求。举个例子,特斯拉就规定它的供应商必须全部用绿电。类似地,苹果、宜家这些公司也设了高标准。压力之下,钢铁、铝业、水泥这些高耗能行业的企业,不得不把采购绿电当成硬任务来完成。

除了买绿证这种常见方式,现在还有一种更直接的玩法叫“绿电直供”,就是发电站通过专线直接给工厂供电,确保电力来源透明。不过这种方式还在试点,规模不大,主要针对特定项目。零碳园区也是个新趋势。像四川、云南一些地方,正在尝试把整个园区打造成低碳模式,整合风电、光伏和储能设施,帮企业把碳足迹降下来。数据显示,这类园区试点后,参与企业的平均碳排放能减少20%以上,对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很有帮助。价格方面,绿证市场有点起伏。最早风电绿证才两毛钱一个,后来一度飙到50元。2024年全国均价在5.59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多数时间低于5元,但6月份涨到3.4元,比5月高了近25%,看来需求在拉动价格上升。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提高了。2025年5月,RE100这个全球组织正式承认中国绿证,意味着国内企业买自家绿证就能达标,不用再折腾其他手续。这为出口商省了不少事。